当红旗车上飞起蝴蝶
如果我们在今天提出一个设想:怎样才能让一个小学生去了解饶斌——这位中国汽车工业的奠基人呢?答案并非显而易见。当汽车已成为他们生活中最为普通的日常工具,这二者之间仿佛也横亘着看不见的断层。
如果我们在今天提出一个设想:怎样才能让一个小学生去了解饶斌——这位中国汽车工业的奠基人呢?答案并非显而易见。当汽车已成为他们生活中最为普通的日常工具,这二者之间仿佛也横亘着看不见的断层。
在制造业不断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当下,一场关乎汽车工业未来发展的盛会即将拉开帷幕——2026年9月22日至24日,武汉国际博览中心将迎来2026武汉国际汽车模具及制造技术展览会。这场被誉为亚洲最具影响力的行业盛会,不仅汇聚全球顶尖企业与创新技术,更将为行业从
Credence Research刚出的数据显示,2024年这行已经做到237亿美元,到2032年,规模直接奔着412亿美元去了。
它以近乎宗教般的品牌图腾效应,定义了燃油车时代的豪华范式,成为那个时代中国高净值人群的身份象征。
2025年10月,岚图梦想家以6632辆的月销量登顶高端MPV市场,累计交付突破15万辆大关。2026款车型作为全球首款800V智能超混MPV,凭借350公里纯电续航、华为乾崑智驾ADS 4、鸿蒙座舱5等领先科技,实现三电、豪华与智能的全面进阶。上市18小时订
当一款中国品牌MPV以6632辆的月销量登顶高端市场,当它的顶配版本订单占比超过50%、均价突破40万元,当55%的车主来自奔驰、宝马、奥迪的增换购群体——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款产品的成功,更是一个时代的信号。岚图梦想家的崛起,是一场静默而深刻的革命,它用硬核技
近日,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举办的“第一发布”栏目中,一场关于汽车工业的重要呈现吸引了全国目光。这是“第一发布”历史上首次迎来车企参与,而这一份荣誉属于一家在新能源赛道闪耀全球的合资车企——长安马自达。长安马自达携旗下革命性的新能源SUV MAZDA EZ
以电气化、智能化、数字化、低碳化为核心驱动力的汽车科技革命正在深度重塑产业生态,业内企业加速创新,各种成果持续涌现,共同推动着行业进步。
近年来,德国汽车工业正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结构性危机。介于燃油车禁令与电动车转型之间,传统制造业的引擎似乎失去了动力:未来技术落后、核心市场萎缩、岗位流失严重。曾经是“德国制造”代表的汽车产业,如今正在为自我革新而挣扎。
1991年12月5日,第一辆捷达在长春一汽轿车厂组装下线。这辆搭载德国技术、适应中国路况的紧凑型轿车,成为很多家庭的第一辆车。2025年10月30日,一汽-大众第3000万辆整车在长春正式下线。从1到3000万,这家合资企业的成长轨迹与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几乎完
前三季度,全省实现生产总值44875.6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0%,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8个百分点。
从 1991 年长春基地的第一声引擎轰鸣,到如今“五地六厂”的产业矩阵纵横神州;从最初 1 个品牌 1 款车型的蹒跚起步,到大众、奥迪、捷达三大品牌 33 款“燃油 + 新能源”车型的全面布局,34 载栉风沐雨,一汽-大众不仅铸就了企业自身的辉煌,更以实干担当
Nexperia 的芯片风暴,不仅扰乱了德国的生产线,也触动了这个制造强国的神经。
从最初1个品牌、1款捷达轿车,到如今构建起覆盖大众、奥迪、捷达三大品牌、30余款车型的庞大矩阵;从年产不足万辆,到如今平均月销超过10万辆,累计销量更是即将树立起3000万辆的新里程碑;从零起步,到今天拥有5大整车制造基地、连续6年中国合资车企销量第一、燃油车
10月27日,新黄河记者从济南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获悉,10月31日,“东盟+中日韩(10+3)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论坛”将在济南举办。届时,人工智能区域合作济南倡议、济南市人工智能产业地图、先导区人工智能“百企百景”供需清单等一系列成果将发布。
时间回到2015年,时任大众汽车掌门人马蒂亚斯·穆勒,笑眯眯地看着特斯拉说道:“特斯拉一年卖8万辆左右,亏5亿美元,我们一年卖1100万辆,赚130亿美元。”
最新数据显示,1—9月份,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2433.3万辆和2436.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3.3%和12.9%。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超过1100万辆,同比增长均超过30%,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6.1%。在出口方面,新能源汽车表现抢眼
NVH行业巨擘庞剑博士洞悉从NVH到SVDC的发展趋势;山东大学教授&博导、前中国重汽汽车研究总院副院长郭年程详谈商用车NVH机理与工程实践;
凌晨两点,北京某互联网公司的产品经理李磊坐在书桌前,手指在平板屏幕上滑动。他正在为一辆新车设计“专属皮肤”——车漆是哑光深灰,轮毂选21英寸熏黑多幅式,内饰用Nappa真皮搭配Alcantara翻毛皮,中控屏幕的UI界面要保留他常用的导航和音乐模块,甚至连空调
在全球汽车产业格局剧烈变革的当下,中国电动汽车的迅猛发展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冲击着传统汽车强国日本的汽车工业。《金融时报》于2025年10月1日的报道指出,中国对日本汽车工业构成的生存威胁已逐渐显现。